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

驚豔宇宙:歐南天文台創台50年照片精選

獵戶座大星雲(the Orion Nebula)眾所皆知,是歐南天文台最佳照片百名榜之首。照片令人稱奇,圖中氣體和塵埃於產星區(star-forming region)流轉。Image:ESO/J. Emerson/VISTA

歐南天文台(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,ESO)為世界頂尖的天文研究機構。1962年10月5日,來自法國、德國、荷蘭、瑞典、比利時五國的天文學家齊聚一堂,在南半球築建一座太空望遠鏡,歐南天文台遂而誕生,會員國可於南半球看到在北半球無法觀測到的星體及天空,如麥哲倫雲(Magellanic Clouds),清晰程度前所未有。
過去數十年間,丹麥、瑞士、英國、芬蘭、澳洲、西班牙、葡萄牙、義大利、捷克共和國陸續加入成為會員國,2010年巴西也加入,成為第一個該天文台的非歐洲會員國,歐南天文台的15個會員國利用該組織世界頂級的望遠鏡,收集數據,每年發表大約750篇科學論文。
目前歐南天文台擁有八座望遠鏡,其中一些更是最大、最先進的地上觀測設施,所有設施都在智利境內,該機構目前正在建造有史以來最大的天文望遠鏡,亦即歐洲極大望遠鏡(European Extremely Large Telescope),鏡體高達15層樓,主鏡約莫40公尺寬。
歐南天文台的科學家一直以來,都埋首研究最深奧的天文謎題,例如能量和暗物質(dark matter)為何、太空中伽瑪射線暴(gamma-ray bursts)的來源為何、尋找太陽系外的行星以及外太空的生物。超重黑洞(supermassive black hole)位於銀河系中央,科學家也在探尋超重黑洞的的特點。
為慶祝歐南天文台創立50周年,我們來看一些最令人驚豔的照片。照片主題有夜空、宇宙中迷人的星體、歐南天文台美麗的望遠鏡。
超大望遠鏡(The Very Large Telescope)
位於帕瑞納山,俯瞰全世界,為最大的地面望遠鏡之一,由四座望遠鏡組成,每座望遠鏡寬約八公尺,觀測倍率為肉眼的四十億倍。(Image: ESO
礁湖星雲(Lagoon Nebula)
歐南天文台拍攝過一些群星圖,大到令人吃驚,這張照片就是其中之一,像素高達3.7億。礁湖星雲太暗,無法用肉眼在夜裡觀測而得。若肉眼能看到,星雲大小會比滿月大八倍。Image: (ESO
船底座全圖
船底座大星雲(Carina nebula)成星快速,只可在南半球觀測而得,成行成列的氣體和塵埃熠熠生光,排成美麗形狀,產生新的恆星。(Image: ESO/T. Preibisch
拉希拉的夜空
帕瑞納山遠離污染,高聳入雲,有最佳的觀星條件。頂端的拉希拉山脊(La Silla Ridge)上座落著MPG/ESO 2.2米望遠鏡,銀河就在上方閃耀。(Image: ESO/José Francisco Salgado
螺旋星雲(Helix Nebula)
螺旋星雲為行星狀星雲,於恆星生命末期時形成,就像太陽目前的狀態。中央星發出的輻射強達120,000度,照射到氧原子,氧原子就會發出如圖中間的藍綠光,氮和氫則會發出星雲外圍的紅色光芒。(Image: ESO
輔助望遠鏡
位於帕瑞納的輔助望遠鏡,其中三架仰望極美夜空,星星數不勝數,也有令人驚奇的星體,例如閃著紅光的船底座大星雲。(Image: ESO)
帕瑞納群星圖(Paranal Starscape)
這張讓人驚奇的圖片由3.4億個像素拼成,為歐南天文台巨大星系特寫計畫(GigaGalaxy Zoom)的一部分,由超大望遠鏡攝得。照片顯示銀河系的中央部分以及一些有名的星體,包括三裂星雲(the Trifid Nebula)。(Image: ESO/S. Guisard
星軌
縮時攝影記錄下幾個鐘頭間的變化。星軌的成因是地球自轉。星軌掃過夜空時,歐南天文台的觀測儀器就在底下看著。(Image: ESO/J.Pérez


















聖誕樹星團(Christmas Tree Cluster)
本照片在歐南天文台附屬的拉希拉天文台攝得,照片內的區域橫跨30光年,其內有美麗的聖誕樹星團(the Christmas Tree star cluster)和錐狀星雲(the Cone nebula)。(Image: ESO
歐洲極大望遠鏡(E-ELT)
本圖為歐洲極大望遠鏡(E-ELT)完工後的示意圖,模擬十年後完工樣貌,主鏡約40公尺寬,比藍鯨還要大。(Image: ESO/L. Calçada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