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4月9日 星期二

理髮廳前的燈筒


相信大家都注意過,理髮廳的門邊總會掛著一個會旋轉的彩色燈筒,但大家可能不知道,這燈筒的顏色最早只有藍、白、紅三色,而且就是來自法國國旗。

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德國出兵攻打法國,其中有五萬德軍進攻一個叫拍爾納河城的城市。駐守該城的法軍將領知道兵力不足與德軍對抗,便事先撤退,等德軍進入時,已經空無一人。一位德軍士兵捉到了一個該城的居民,是一位名叫丹基倫的理髮師,他告訴德軍將領法軍往西撤退了。德軍立刻向西追趕,哪知追了三十多里路還是不見法軍蹤影,原來他們被丹基倫騙了,其實法軍是向東撤退的,德將一氣之下,開槍殺了丹基倫。

大戰結束後,法國為丹基倫舉行了國葬,並將他的遺體安置在巴黎的萬國紀念堂裡讓大家瞻仰。後來,法國的理髮廳在門口掛上了藍、白、紅三色的燈筒,用來紀念這件理髮師的光榮愛國事蹟。久而久之,成了理髮廳的習俗,並傳到國外去,所以現在幾乎全世界的理髮廳門口都有這個光榮的標誌。


國旗使用時間
法國國旗最初啟用於一七九四年二月四日至一八一四年四月六日,第二次使用自一八一五年三月十三日至一八一五年七月八日,第三次自一八三○年八月一日迄今。

國旗來歷
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爆發,參與革命的巴黎市民都在帽子上戴了一枚紅藍雙色的帽章,紅色與藍色是代表巴黎的顏色。貴族出身的革命軍總司令拉法葉(Lafayette)在紅藍雙色之間插入代表法國王室的白色,製成三色旗,期望由人民與王室攜手合作,建立一個民主富強的新國家。
最初的三色旗,三色由左至右為紅、白、藍,與現在的順序相反。後來拉法葉覺得把藍色放在外側,飄揚時較不醒目,於是在一七九四年二月四日將紅藍兩色對調,成為現在由左至右為藍、白、紅的法國三色旗。


三色的意義及其影響
法國國旗三色最初的意義,是以紅藍兩色代表巴黎市民,白色代表法國王室,期望雙方攜手合作建立新國家。現今大家常說法國國旗的藍、白、紅三色分別代表「自由、平等、博愛」,可能由於自由、平等、博愛於為法國的國家銘言,正好與國旗藍、白、紅三顏色相互輝映,且隨著法國大革命與拿破崙的聲威傳遍全世界,成為大家對此三色最為熟悉的闡釋。
此外,雖然荷蘭國旗才是世界上第一面三色旗,但知名度最高的三色旗卻是法國國旗。由於法國大革命推翻腐敗王室、建立民主共和的精神為世人讚頌,領導革命的三色旗也隨之名揚四海。法國國旗也是第一面縱向分割的三色旗。



http://www.globalflag.idv.tw/
http://www.flags.idv.tw/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