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、服裝統籌/ 黃俊 攝影/ 李愷 錄音整理/ 賀加貝 化妝、髮型/ 萬芳 場地提供/ 春在CHUN
“年少時,腎上腺素荷爾蒙上升,好像生命的波折都是愛情造成的。
有一天你面對你的父母離開這個世界,你會覺得失戀算什麼?”
在奶奶去世後好幾年,萬芳的父親才收到消息。“他放聲大哭。”這個場景,萬芳記憶猶新。從那時開始,她父親每天都會說夢話,用福州的家鄉話叫媽媽。“我父親現在 84 歲,但只要我們一提到‘媽媽’,他就會哽咽,眼眶就會濕。”萬芳說。從那時起,萬芳決定要寫一首歌,通過父親想念他母親的角度來講述親人的感情。
送給父親一首歌
採訪拍攝當天,萬芳只帶著經紀人和一個宣傳人員,自己拖著個裝滿衣服的箱子來到現場。如今出唱片對她而言已不再是“每天都要有業績的事業”。“這張專輯是寫生命的河流,歌曲則是支流,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風景。” 萬芳說。
唱了 20 年情歌的萬芳如今不再只敍述愛情,她開始講述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係和情感、依賴或衝突。同名主打歌《原來我們都是愛著的》並非一首情歌,而是寫給她的父親。“我想從父親的角度去思念他的母親,也就是我的奶奶。其實我一直很心疼父親這樣一個老男孩。1949 年他孤身抵達臺灣的時候,才 20 歲左右。他是遺腹子,對母親的依賴更深,從此卻再也沒機會見上奶奶一面,直到奶奶去世。”
“前幾年我演《寶島一村》,等於是在演父親母親那輩的故事。我再一次和父親的生命做了一次連接,回到他這一路走來的歷程。我心疼他,感歎環境所造成的無法抵抗的遺憾。”
《原來我們都是愛著的》
http://youtu.be/S0UsTu683z0
萬芳暌違音樂圈 8 年,在 2010 年重新回歸。也恰在這兩年裏,她目睹了身邊很多朋友的親人一一離世。她從朋友身上感受到很深的思念和遺憾。由於不是當事人,她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,讓自己進入到朋友們經歷離別的狀態,這花了她很長時間,始終沒能如願。
去年,當她再拿起稿子時,突然想到:“為何不寫我與父親的那些心情?”她茅塞頓開,意識到自己已經到了生命的這樣一個階段—盡可能多地去減少遺憾。“小時候都想往外衝,離家越遠越好,現在則不然。回家是另一層意義上的長大,是更長大的長大。我就是想很直接、清楚地同我的父母說,我很愛他們!”
“我想要寫這樣一首歌。”萬芳對自己說。做完專輯後,萬芳把作品給父母聽。父親告訴她:“我覺得有你這個女兒很快樂。”這些年雖然不能常回家,但她總會在出門前和父母通個電話,告訴他們自己要去哪裡,做些什麼。
驚訝《阿茲海默》的誕生
除了這首與父親相關的歌曲,其他歌曲也有著別樣的情感—《讓我送你花一朵》表達了製作人林揮斌對母親的思念。萬芳說,這首歌是林揮斌在半夢半醒之間突然坐了起來,想起去世的母親,所寫出來的。“歌的旋律很簡單,歌曲像是回憶與現實的虛實交界,雖然悲傷已經過去,但思念一直沒有離去。”《阿茲海默》則表達詩人黎煥雄對於老年癡呆症的隱憂,“我拿到歌的時候很驚訝,他居然直接用一種病作為歌名。”萬芳說,“這首歌的歌詞像詩一般悲慘浪漫,但絕不是憑空的想像,而是黎煥雄對自己生命的感悟。”
後來,萬芳才知道,原來黎煥雄的家族裏有人曾患過這個病,他好朋友的媽媽也得了同樣的病。“他有一天做夢,居然夢到自己得了阿茲海默,之前所有美好的回憶全部消失了。我想,他之所以寫出這首歌,是因為潛意識中有一絲擔憂。”
《讓我送你花一朵》
http://youtu.be/Q_JQFLlO2Xs
《阿茲海默》
http://youtu.be/Lt55napzLB8
相比之前兩首歌的悲傷氣氛,《Michelle 的第一天》則歡快很多,萬芳通過這首歌寫下友人看著女兒長大的心境。萬芳的歌聲與歌中小提琴相呼應,仿佛一對母女在對話。
《Michelle 的第一天》
http://youtu.be/vnHiawfdBeo
而《小星星》是一首充滿希望和勇氣的歌曲,萬芳透露“:這是獨立創作歌手蓓麗所寫的歌。我跟她邀歌時,她剛得知自己患了癌症。年輕美麗充滿活力的女生,有著很多夢,很多想做的事,但因為疾病,卻只能困在醫院的病房中接受治療。”這首歌的創作來自蓓麗很喜歡的一本繪本《小星星》,歌中的白色城堡是病房,雪人則象徵著她那同樣重病臥床,且不能言語的外婆…… 從生活這條大河流出什麼故事,萬芳就唱什麼。
小星星的希望 -公益微紀錄片 http://youtu.be/EHPb8xO-Tiw
意外仍有人記得自己
從上張專輯《我們不要傷心了》到如今這張《原來我們都是愛著的》,萬芳展現了“滾石療傷系歌手”以外的另一面。“反正情歌已經有這麼多人唱了。”她說。
經由歌手身份出道,現在卻很少唱歌,對此,萬芳解釋道:“時代真的不一樣了,尤其流行音樂這回事。我其實沒有什麼失落感,甚至意外還有這麼多人會記得我的聲音,我的歌。
很多人聽了我現在的歌,問我怎麼變了。其實很多歌手在音樂歷程中不斷轉型,都是出於同樣的原因。畢竟,不同的年紀、經歷、際遇把人慢慢改變,所以,現在再出來唱歌,只是想跟大家分享我這些年來的心情。”
在離開音樂圈的 8 年裏,萬芳擁有了很多身份—舞台劇、電視劇、電影裏都有她的身影。“比起以前只當歌手,現在的我更忙了!”2004 年,在電視劇《冷鋒過境》中,她飾演一名肌肉萎縮症患者,獲台灣金鐘獎最佳女主角,2008 年又雙料入圍電視金鐘獎最佳女主角、最佳女配角二項提名。
如今再講起當初的離開,萬芳表示,一度覺得挺痛苦的,但是離開以後才發現並沒那麼痛苦。“我本來就是一個喜歡唱歌的女生,不一定要站在舞台上才能唱,音樂是沒辦法從商業的角度去考慮的。離開的這 8 年,我運氣很好。我還可以演戲,做廣播節目,最重要的是,這些都讓我還可以唱歌,只是在不同的舞台上。” 萬芳說,她當初有一個心念,就希望自己可以被好好地使用,通過唱歌、演戲等渠道去傳遞溫暖。
不同生命階段,每個人關注的事情不一樣。萬芳對於“情”的看法也隨時間而不同。“年少時,腎上腺素荷爾蒙上升,好像生命的波折都是愛情造成的。到現在,身邊的一大幫人會思索生命本身。有一天你面對你的父母離開這個世界,你會覺得失戀算什麼?當有了不同的價值觀,你便會知道,不只愛情可以讓人長大,讓人撕心裂肺,讓人開心,讓人挫折。”
萬芳更表示,遠離了流行音樂圈也讓她認識了很多不同的音樂家,對音樂有了不一樣的思考。“尤其對像我這樣有著20 年歌齡的人,我覺得唱歌有時更像是說話。”萬芳說,這個才是真實的自己。 一曲《新不了情》可以喚起萬人大合唱,可《原來我們都是愛著的》或許只能讓幾十個人合著唱。萬芳對此並不在乎。對她而言,唱歌並不是要流行,它需要一種共鳴。“如今的大環境,讓我覺得出不了什麼傳唱度很高的歌。
《新不了情》
http://youtu.be/Dw-R85AcN_w
問你,你能說得出嗎?”她反問道。
聲明:本文由《外灘畫報》
http://www.bundpic.com(轉載請保留)擁有版權或由內容合作夥伴授權提供。
鏈結:http://www.bundpic.com/2012/12/20568.shtml